服务热线
《梦溪笔谈》记载:“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带,胡服也……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愉悦、算囊、刀砺之类。”这之中的“蹀躞”是什么呢?舒淇在影片《刺客聂隐娘》饰演的聂隐娘初次出场时身着黑色长袍脚踏皮靴,腰间佩戴着一条挂着几条垂带的腰带,便称之为蹀躞。其做工精美和用料奢华堪比现在的时尚单品,称之为唐朝爱马仕也不过分,让我们从时尚的蹀躞带看看大唐的腰带文化。
蹀躞是指在革带上系佩物品,凡是佩戴物品的腰带都称为蹀躞带。而蹀躞七事是从北方少数民族传入一种蹀躞带,用皮革制作外面裹上黑色或红色的绫绢,上面悬挂着刀子、火石袋、针筒等七件物品。这种蹀躞带在唐朝还作为一种制度规定下来,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要使用这种腰带,再考虑到腰带的材质问题?考虑价格、性价比?统统不需要!
作为帝王、臣子用的腰带怎么能是地摊上的批量生产式腰带呢?那当然是极尽所能的看起来高大上、彰显自己的地位啊!于是从皇室宫廷到普通达官显贵,佩戴的蹀躞都是玉制的且都以佩玉带为荣,从玉带的底色还能体现出官阶。据两唐书的记载,最高等级的玉带底色为紫色,整条玉带由十三块组成。用玉做腰带,称蹀躞为唐朝爱马仕真是当之无愧、毫不夸张。
在法门寺出土的躞蹀器物:“鎏金铜蹀躞十事”,它也是唐代腰带的一种,但“蹀躞十事”是僧侣在外出时才携带的物品。唐朝时期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还被明代一位名为吴承恩的作家添加神话色彩写成了《西游记》。
书中有师徒四人,徒弟一路斩妖除魔、兢兢业业的保护师父西行。但其实就是玄奘法师只身一人走遍大江南北传播佛教。即使在现代交通便利的情况下,人们出远门都需要带很多行李,那么在古时候交通并不发达的状况下,玄奘是如何孤身一人西行的呢?吴承恩书中的玄奘西行,悟空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可人们忽略了一点,现实往往比故事更精彩。
现实是玄奘偷渡西行不仅要躲避官兵检查还因强盗险些丧命,而玄奘在这种坎坷的路途上携带的“野外生存自救装备”就是“蹀躞十事”,鎏金铜蹀躞十事主链由金属铜丝编制而成,上面挂了很多金属链并且每条金属链根据所挂东西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形态,这样就保证了物品可以被挂牢,不会出现丢失的情况。
玄奘法师挂着的大多是生活物品:铜罐、镊子、剪刀、勺子、铜幡、滤水囊架、针筒等,然后再背一个包裹装着衣服和经文,从此孑然一身、访遍古刹佛寺,交流佛学。当然,在玄奘法师艰辛的西行时,蹀躞十事也展现了不可或缺的用处。
《旧唐书·舆服志》记载:“衣裳有常服、公服、朝服、祭服四等之制。”作为具有鲜活时代特征的官员服装,其腰带制度也逐渐完善,与不同服装有不一样腰带相配。
为什么蹀躞带被称之为唐朝爱马仕?不仅有用料奢华的缘故,这种玉带只有才穿官服时才能用,如今或许有钱就能买到爱马仕,但唐朝玉带可不是能买到的,只能是宫廷之中的大臣以及帝王拥有的限量版,并且拥有了限量版还要在穿指定衣服时才能佩戴。这才是它被称为唐版爱马仕的缘由。
宫廷中的腰带都是朝廷定制的,有着相应的“大带制度”,依据官职的大小来使用不相同的装饰品,以及装饰材料的数量和品质。宝石为一品官使用,玉石为二品三品官使用,金为四品五品官使用,白银为六品官所使用。通常情况下革鞓的外面会使用丝绸缎作为面套,玉制板作为饰物缀在腰带的套上。
这种玉制板的使用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不同级别的官员使用不相同数量和质量的玉制板。在1992年西安出土的唐代腰带,玉石间还襄着宝石、蹀躞两端是精美的雕花,玉经过时间的打磨看起来更通透,让人梦回大唐盛世。
大唐女子时尚的原因不单单是服装款式的多样,更是懂得利用一些时尚单品作为搭配亮点,比如腰带。尤其是宫廷女子,她们在腰带上绣以花纹,或采用扣、环以及流苏等进行搭配,彰显自己的特色和美感。还常常采用束带,束带绵软细长,易于装饰且搭配衣服看起来明艳华美。
除了在腰带款式上下功夫,腰带上的艺术装饰纹样更是不会喧宾夺主但却无法忽略的存在。初期时的唐朝女性偏爱的装饰纹样还以抽象的几何图案为主,其中不乏龟甲、方棋、双胜以及如意等类型。这一时期的花纹在造型上以饱满为主,纹络清晰,结构对称,色彩一般较为清新亮丽。搭配素色短襦长裙会有“清水出芙蓉”之感。
盛唐时期,女性审美发生明显的变化,比起有些死板的几何图案图案更注重纹样的多样、多变性。于是纹样发展变成较为明快亮丽的小团花、小散花相互搭配的样式,图案中既有花又有叶,两者交相衬托,不仅仅具备对称性,还有排列的整齐性。但唐代周昉所画的《簪花仕女图》以及《纨扇仕女图》中对妇女服饰的描写还保留着几何图案的影子。
后期还出现了以花为主题的纹样,比如:牡丹花、宝相花等等。尤其是宫中的女装大多采用牡丹纹样,“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因此被宫中女子认为是花中翘楚,她们将牡丹花样装饰在腰带处,看起来大气奢华、雍容富贵。加上唐朝女子本就喜欢穿明快鲜艳的服饰,用牡丹花纹样的腰带与其相配,感受到宫廷女子的生机活力,从此一窥到盛唐的繁荣。
腰带可不单单是个好看的“花瓶”,它还有自己的象征。在《南史·刘琎传》记载了一个故事:“兄弟两人,弟弟已经上床休息,哥哥在旁边喊自己,弟弟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站起来,穿戴整齐后才答应,哥哥怨弟弟答应的太慢,弟弟说,我还没有系好腰带,所以才回答的晚了。”
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待礼仪认真的几乎到了严苛的程度,兄弟两人半夜只是想说两句话还要穿好衣服系好腰带才能回答,这样才可以显示出自己的礼貌。腰带在唐人的日常中扮演着“礼仪督察”的角色,尤其在正式场合中,帝王与臣子间的礼仪更是令现代人惊叹。
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大臣陶谷被唐太宗在半夜召见入宫,当陶谷来到了宫前,在宫外站立却不进入宫内。看到这种情景唐太宗突然意识到陶谷不入宫的原因是自己还没有系腰带的原因,赶忙让随从拿来腰带,将腰带系好。
陶谷看到唐太宗穿戴整齐了,才进入宫中。唐朝时,腰带作为一种礼仪象征,帝王接见大臣时不束腰带是失礼的做法,所以陶谷才会一直在宫外站着,等待唐太宗穿戴整齐后才进了宫内。
诗人柳永在高楼之上吟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讲的是“我渐渐消瘦衣带宽松也不后悔,为了她我情愿一身憔悴。”腰带作为唐人的贴身之物,渐渐有了传达男女之间悸动朦胧又美好的情感的作用。
庾信的《王昭君诗》中的“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陶渊明的“愿在带而为裳,束窈窕之纤身。”腰带虽小,但传递的情感温度是热烈而真挚的,诗句虽然都在诉说着离殇,但比起离别分离的悲伤更承载了思念以及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在无数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离别之悲、重逢之喜时,它为相爱的男女带去了对方深沉的爱。古人的浪漫你感受到了吗?
《书·车服志》记载:“至唐高祖,以赭黄袍,巾带为常服。腰带者,搢垂头于下。名曰铊尾,取顺下之下。”以表臣子对帝王的忠心不二。可见腰带除了男女间的感情还可以传递君臣间的情感。
唐朝作为一个“文体两开花”的朝代,蹀躞腰带为唐朝文化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宫廷中限定版的玉带又或是僧人外出必备的蹀躞十事都展现着唐人的智慧;腰带在时尚方面也做出了大贡献,各时期不同的艺术纹样体现着不同的审美和对美的认知。
当然,腰带也不单单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作为人们的贴身之物,被人赋予着不同的内涵,可以是人与人之间遵守的礼仪也可以是表达臣子对帝王的的忠心辅佐或是男女间美好的情感。腰带作为一种服饰搭配、作为人和人之间情感的纽带都出色的完成了它的任务。
- 上一篇:海派穿搭风姿美
- 下一篇:通讯|在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感触我国传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