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慢慢地加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希望新闻工作者发扬优良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一直以来,习十分关心新闻工作者,并提出了许多殷切希望。
记录百年奋斗荣光,一路有我;描绘脱贫攻坚奇迹,一路有我;捕捉抗疫振奋瞬间,一路有我;从山河大川奔走到街头巷尾,一路有我……在快速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程中,广州日报采编队伍始终牢记习的嘱托,守正创新、践行“四力”,将青春汗水洒向新闻一线,用笔尖书写使命担当,用心用情讲述一个个身边的故事,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不断锤炼“四力”,才能更加给“力”!在第22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广州日报一线新闻工作者,听听他们在践行“四力”路上的难忘故事和真切感悟。
党报评论工作政策性、思想性、专业性很强,没有好把式、真功夫干不出漂亮活,没有“沾泥土”“带露珠”不可能让评论文章“冒热气”。评论工作,最忌亦最易双脚不沾尘土、双眼不观世事,闭门造车。
历练脚力出眼力,精思妙想著华章。世界那么大,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眼界自然大不同。今年8月底,我随《广州日报》采访组到西藏林芝波密县,采访广东工作。广州骄阳似火、酷暑难耐,到了西藏林芝,马上换上羽绒服、戴上帽子。干部说,寒冷算不了什么,头晕、头痛、失眠、心室肥大、肾结石等症状是高反的“标配”。从林芝市到波密,不过二百多公里,要走五六个小时,路况极差。我们从县城驱车两个多小时到玉许乡采访,恰逢下雨,当地干部交代,完成采访之后要尽快回城,就怕前方公路塌方。采访归来,我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进了《精神,闪耀在高原之巅》之中,评论得到干部和广大读者的认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要做好党报评论工作,让党报评论更加接地气、冒热气、有灵气,除了映雪读书,还要走出书斋,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洞察时事、用大脑独立思考,才能写得深、说得透、传得远。
今年在广州众多建党百年主题的活动之中,三大会址纪念馆(以下简称三大馆)扩建升级后重新开放当是重中之重。
三大馆重新开放的采访节奏非常紧张,于是我在开馆前几日已经到现场踏勘。开馆当日得以依计划顺利、快速、精准地完成了全部采访。之后用4个小时的时间,写完了5个整版的全部文字内容。确保动态部分全面、准确的基础上,在全城各家媒体中,唯有我们抓住了“三大”代表中18位烈士的事迹这个点,梳理出一组极具动人力量的故事。而“唯一一张三大旧址原貌照片的发现”“《国际歌》的不同版本”,以及现场观众观感等醒目的细节,都是在充分的前期准备和灵活的现场采访结合下做出来的。在前后方、各平台通力的配合下,我们做出了相当出彩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这次采访也证明,记者平素深入钻研有多么必要。若不是长期与馆方保持密切的联系,若不是记者、媒体平时的表现得到各个采访对象的信任,若不是因为对相关领域有深刻理解从而能够提出较为专业、目的性强的问题,很多第一手材料是拿不到的。每一次深入采访,我觉得都应该感谢采访对象。作为一门需要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换的工作,没有采访对象的配合“新闻”是出不来的。
“这个故事怎么样?”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我收到市妇儿医疗中心通讯员周密老师发来的一张朋友圈截图。图片上是一张标准的结婚登记照。“是我们医院派驻荔湾三人小组的护士,本来要结婚的。”周老师说。我这才留意到底下的文字:“兄弟,这婚我们改日再结”。
当时,“5·2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发展到关键时刻,广大医务人员纷纷逆行入驻荔湾支援,我的线上采访分散在三四个晚上才得以完成。通过邹雁冰的讲述,我深感她和她未婚夫小胡就像是我们身边的年轻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广州贡献青春和汗水、默默守护这座城市里的人,普通而平凡,但值得被看见。所以,我选择了以她自述的形式,讲述她支援抗疫的经历、延迟婚期的决定以及发出那条朋友圈的缘由。
稿件通过广州日报全媒体平台刊发后,获得的反响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相信更多是因为人类对于防疫一线人员的感情:敬佩、感激、心疼……
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都在继续,还有许许多多的邹雁冰们承担着大量的工作,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遇到邹雁冰的故事是我作为记者的幸运,有这样一群人是我们作为市民的福气。
2013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我便进入广州日报担任摄影记者,一眨眼已经工作近8年了。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同行老摄影记者反映出来的自由、洒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勇气,让我钦慕不已。我所认识的摄影记者前辈貌似都有些相似的特点:四海为家,爱冒险,爱探索全人类的故事,为了一个值得的画面会付出很难来想象的坚持和等待……总之一切与循规蹈矩背道而驰的个性,在他们身上都能找着端倪。这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多么致命的诱惑啊。
社会总是要发展的,报社在转型,每个身处其中的报人都在不断学习新技术,努力让自己朝着新媒体人的全能角色升级,变成永不会被时代淘汰的无敌铁金刚。
自从报社改了考核机制,拍视频剪片子已成了“标配”。视频工作的增加让我可怜的手机每天超负荷运作,随时随地摸上去都是烫烫的。有时一天就要用手机剪三条片子,眼冒金星、口干舌燥。
不过好处是我已经有点喜欢拍视频了,且剪辑本身是排列组合的一个游戏,因而有时也能灵感忽现,收获一些快乐。
面对眼前的变化,我们只需要执着于内心的那份不变,“傻乎乎”地去拍摄、去记录,同样会收获不同的认知和心灵感悟。
入行22年,也当了22年的体育记者,两次奥运会采访的神奇经历,已成为我职业生涯不可磨灭的经典印记。
2004年,我揣着向国际足联幸运申请到的雅典奥运会足球专项记者IC卡赶赴希腊,没想到更幸运的事情在等着我。我这只首次采访奥运会的“初生之犊”在新闻中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更多“权利”。媒体主管对我这个“不速之客”的特别的条件感到意外和惊奇,她愕然了几秒钟,说了一句“下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办”,就给我写了一张纸条,我用这张纸条换取了我记者生涯第一张奥运会采访通行证,第一次迈入奥运会赛场。
2016年,在里约奥运“广东首金”难产多日之际,我终于成功在现场见证了陈艾森赢得奥运男子双人10米台跳水冠军,这不仅是本届奥运的广东首金,也是广州首金。新闻发布会后,老记者向森仔提出要求:“能让我摸摸金牌吗?”没想到,森仔不仅将奥运金牌挂到了记者的脖子上,还拿过记者的手机充当录音笔采访记者。于是,这张照片以及“广州日报记者陈艾森采访里约奥运广东广州第一金得主周婉琪”的语句不仅成为我朋友圈的经典,还登上了《广州日报》2016年8月10日头版。
20年过去了,经典似乎很难复制,但身心疲惫的时候,我还是会鼓励自己:珍惜那颗初心,更勇敢一点。
第130届广交会,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今年10月在广州举办的一场为期5天的交易会。但从9月7日广交会举办推介会后,我就开启了自己的“广交会之月”。
于是在43天报道过程中,广交会展馆成为我的高频“打卡点”。前往新闻中心跟进一场场新闻发布会和推介会,来到布展现场探营体验、探访广交会档案室查找资料、“突袭”办公室内对工作人员进行采访、配合相应的核酸检验测试……早在展会开启之前,我的足迹已遍布展馆各处。
随着广交会拉开序幕,跑遍各个展馆展厅采访、奔波于各大论坛及活动现场、再回媒体工作间写稿更成了每日的工作常态。当参展商采购商陆续收工离场,广交会展馆便化作媒体人的“主场”——各自梳理采访采写,一并讨论改稿成稿。5天的展会转瞬即逝,回顾43天的报道历程,翻阅其间的上百篇稿件,我从一名广交会“小白”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对广交会有全方位认识的记者。
“为什么要这么拼?”一次新闻发布会后,面对坚持留下来等待采访的我们,广交会有关负责人发出这样的感慨。那一瞬间,这样一句“发问”瞬间消融我的疲惫感——“传递信息,沟通社会,做社会的瞭望者,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记者的文字是用脚踏出来的。在我的印象中,身边的记者们都穿着运动鞋,仿佛随时要准备跑起来。
今年8月,天河区报告1例入境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后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检测阳性,收到消息,我第一时间到封闭区域远东大厦周边观察采访。当所有人避之不及的时候,记者这样一个职业本能地驱使着我们第一时间冲到现场,可谓也是一名逆行者。
我还记得封闭解除前一天,天河北社区临时居委会主任李小平把我领进临时居委会。说是临时居委会,但那分明就是一间临时清理出来的小小的房间,从附近临时抽调过来的工作人员就挤在这个小房间里。如果不到现场看,任凭对方如何描述,也无法体会其中的艰苦。当李小平拉着一个个临时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出来让我采访时,我感受到他们分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有的是有儿女的父母,有的是年轻的志愿者,他们会“吐槽”防护服让他们汗水涔涔,也会感叹封闭区的居民们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感谢居民从网上买水果和营养餐为他们加餐。
解封当天,李小平站在远东大厦门口,居民们走出来时,李小平眼里闪着泪光。我在她身旁,感同身受。或许记者不需要衣着光鲜,需要的是一双“铁鞋”,这样才可以写出让读者产生共鸣的好新闻。
2020年5月,广州日报要建立养老频道——花城老友记,我被邀请加入频道的采编团队里。养老?这一个名字当时对于我来说太陌生。
当我开始按照通讯录给一家一家养老院打电话时,当我略有点尴尬地跟养老院院长打招呼时,根本就没有想到,两年后的我已经能够在养老行业小有名气,和温暖、善良的养老人成为朋友,甚至能够以用心的跑线经历,去为资深的养老院院长们授课。
两年的时间里,我走遍了无数的养老机构,采访了无数的养老人,见证了许多退休市民的晚年生活。工作中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谢谢您能关注我们老年人”“谢谢您能表达我们养老人的心声”。也就是这份理解和感恩,让我感受到这个行业的温度,爱上这份工作,让我的每一篇报道有故事、有细节、有温度。
我还记得自己写的第一篇养老线新闻,是采访一位百岁爷爷。爷爷的睿智、开朗和慈祥深深感染了我,看了我用心写出的报道,爷爷乐得合不上嘴。过了很久,有一天我突然得知,爷爷希望我能参加他的生日宴。当我再次见到老人家,他居然冲口而出说道:“我认识你,你是采访我的杨记者!”
我们是文字的啄木鸟,日落而作,日出而息。报社的每一次重大主题报道,无论是建党百年特刊、广交会,还是广州“战疫”报道,都有我们审校人员的默默付出和保驾护航。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党报审校是采编流程中的最后一道关,名曰“政治守门员”。随着舆论环境的发展变化,审校的工作除了订正文字上的差错,更要注意考究文章字里行间是不是真的存在政治、立场、观点等方面的谬误,并且要从宏观出发,考量整个版面是不是真的存在排版布置不当、可能引发导向问题的情况,做到“零差错、零失误、零干扰”。
我们是出版流程的安全“监理员”,肩负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安全责任。牢牢坚持“党报姓党”的原则,切实把新闻舆论工作48字方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守住出版底线不出错,确保出版安全多出彩。
夜班时间总是悠长的,当夜深人静,人们纷纷进入梦乡时,我们依旧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敢掉以轻心。从不抱怨,从不放松对工作标准的要求。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当看到经过采编、审校各环节一起努力,一篇篇鲜活的新闻盛宴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的脸上便会露出满意的笑容,正所谓“星光不负审校人”。
2020年9月25日清晨5点,我从北京出发,前往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进行“全家福”系列稿件采访。2012年12月30日,习在骆驼湾村考察,他来到特困户唐荣斌和顾宝青家中走访,并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向全国全党发出脱贫攻坚总动员令。
从北京驱车近五小时才抵达目的地。顾宝青家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被亲切地称为“骆驼湾一号院”,我先来到这里参观拍摄并采访了许多村民、游客。找到顾宝青老人后,她坐在习当年坐过的炕上,回忆起8年前习来时的情景,并细数这么多年来自己和村民是如何脱贫致富的。通过采访顾宝青老人和村民,可以很细致地了解到村民脱贫致富的个体案例,但我觉得还缺乏村里的整体情况及详细的数据支撑。
于是,我又找到龙泉关镇的副镇长,他曾经是骆驼湾村支书和包村干部,对村里的脱贫致富情况非常了解。他带着我来到了骆驼湾村以前的破旧老房子,在这里把脱贫攻坚的故事娓娓道来。
通过参与全家福系列报道,我有了更深的体会:作为一名从业15年的记者,在采访中不要拘泥于既定的采访目标和采访套路,一定要多思考,力求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更丰富的素材。
作为一名记者,我的微信签名是:“没有微信动态的日子里也在努力写稿!”我始终坚信,记者的职责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有温度的新闻。
去年至今,报社策划了建党百年、脱贫攻坚、第130届广交会、奥运会等多个重大主题报道,我作为一线记者,有幸参与部分特辑报道工作,撰写了《点赞的伟大精神中国从这里扬帆起航》《走过的红色史迹这里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等多篇报道。此外,我还热情参加报道第三、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及时跟进一大纪念馆开幕等系列报道。
参与“《全家福》特辑脱贫攻坚”报道时的工作经历让我最为印象非常深刻。2020年底,接到采写有关小岗村脱贫攻坚故事的工作任务后,我便立刻投身查阅资料、联系采访对象、准备采访内容等前期工作中。由于此次报道要以文、图、视频等全媒体形式展现,我还特意找专业技术人员借了拍摄设备,巩固拍摄技巧。
昨天的日子已然过去,但更美好的未来还等着我们大家一起创造,更真实、更精彩、更有温度的新闻也正在等着记者们的记录。没有微信动态的日子里,我也会一直努力跑新闻、写新闻、讲好中国故事。
去年的大年初三,疫情来势汹汹,比病毒传染更可怕的,是恐慌的传染。公众前所未有地期待听到权威的发布、科学的声音。作为外宣线和科技线记者,我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身上的重任。
那天上午,得知生物岛实验室在抗疫药物和试剂盒研发上有所突破,我立刻赶往该实验室。半小时后,人到大门,采访申请却被多次婉拒。对记者来说,被拒绝是家常便饭,但那一天无论如何都要突破——通过抓住专家午餐后短短的休息时间,独家专访到该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等权威学者。
科学报道重在严谨、准确,要求写作者既有科学素养、又懂文字表达。作为病毒学的门外汉,我立刻恶补相关知识,并与受访专家多次对接,确保稿件用语精准无误又不至于晦涩难懂。当时关于药物疫苗研发的报道很多,后有部分报道被证伪,甚至扰乱市场秩序、造成不好影响。而那条“闯门”采来的稿件经得起时间考验,与后来的科研成果一一对应,成为一条有前瞻性的科学报道。
我深信新闻的力量,也很庆幸自己成为一名记者,因为这份职业让我满足好奇心、磨练责任感,还碰上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永远在路上,永远有追求。
作为策划统筹编辑,在今年的建党百年重大主题报道中,我和报社各部门的领导同事对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的重要指示,融媒发力,广开脑洞,策划推出一系列精品报道和传播活动,不仅被纳入广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整体部署,更产生了累计1.8亿的阅读量,让正能量产生了大流量。
忘不了一场场融媒活动。为了打通基层“最后一公里”,我们酝酿全国首辆党史学习教育结合为民服务集市的学习实践大篷车,大年初四深夜,小伙伴们还在单位细化方案;为了让百年党史与受众连接起来,我们在“新花城”上线“跟着学党史”学习排位赛,三八妇女节当天,几位女同事饿到下午两点才吃上饭……在策划执行一个个融媒项目的过程中,小伙伴们多次自嘲:真是“时时在破圈”“一直在出圈”。
其实,这些“破圈”“出圈”,就是作为党媒工作者的我们聚焦提升党媒核心功能,从“我说”向“我做”转变,从线上向线下转变,从单打独斗向融通各方资源转变。新时代的党媒是记录者、传播者,更是参与者、推动者。未来,我们有信心,更有开创性和主动性地发挥主流媒体的核心功能,继续写好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篇大文章!
作为《美术大观》的记者和美术编辑,为积极响应集团媒体融合转型的要求,我从2016年开始集中精力去参加了,致力于新媒体产品的视觉化呈现。面对内容同质化的困境,全媒体美术设计部的同事齐心协力,力求做出属于广州日报的味道。
新闻“好菜”是策划出来的,这是媒体人的共识。今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讲好党史无疑成了我们首选的命题。为此,我们在国庆前一天推出重磅产品——《“桥”见党史》主题动画视频。在早期讨论中,如何作出差异化是重点,我们决定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阐述切入点要新颖;二是要在生产技术上突破自身天花板。
以一座座珠江大桥为切入点,既能精选百年党史的重要节点,又立足广州本土。当我们确定了这个方面后,队员们的信心就更足了;在呈现技术上,我们鼓足勇气尝试高难度的逐帧动画手段。充分的发挥美术设计部手绘及平面设计的突出优势,结合现代剪贴画风格,设定更为灵巧跃动的多维动效和视角多变的分镜设计,带读者飞跃每座桥。尽管中途经历过不少“折腾”,但大家众志成城,如期为读者献上一份视觉大餐。百万阅读量就是对我们这份勇气和付出最大的认可。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也许你不知道罗伯特·卡帕是谁,但你一定听过这句线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罗伯特·卡帕,为后人留下了这句被摄影记者们奉为圭臬的话。我也毫不例外是他的拥趸。
今年6月29日,当深圳大鹏湾发现一头布氏鲸后,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觉得这是一个我必须到第一线去的新闻事件。这个事件背后代表了什么?反映了当地一流的生态环境?人与海洋良性互动的结果?这些可以慢慢去探讨,而作为摄影记者的使命有且只有一个——拍下它!
布氏鲸作为一个突发事件,大鹏当地尽责地对附近海域进行了布控,我怎么靠近它绝对是一个难题。于是,我凭着个人多年的人脉积累,多方联系,从海关、渔政、民政,到边防、公安、武警,一通折腾下来,我终于在7月7日登上了去拍布氏鲸的船,并在本报的各个新闻平台上,对出海寻觅布氏鲸进行现场直播。可惜,天不遂人愿。我们从始至终在海上漂泊,都未曾发现布氏鲸的踪迹。此时,我们已足足在海上等了近二十个小时。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习惯了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收获,但每一张照片背后,肯定沉淀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爱这份工作,希望能做一辈子。
“你是第一个联系我(们)做广交会采访的媒体,效率真快。”A企业相关负责人在10月14日晚上接到我的采访邀约时如是说。A企业是总理10月14日巡视广交会企业馆时探访的其中一家公司,他们并非唯一感受到“广日效率”的,至少还有两家其他受访企业也有一样的反馈。
如此的“广日效率”并非偶然,而是有赖于报社领导、编辑部的提前策划布置,也得益于记者平日在各行业的深厚积累。
第130届广交会是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展会。我非常有幸去参加了的策划和专班采访。那大半个月的工作,确实是一次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都经受大考验的经历。
那是一场全国性的新闻“大战”,“大战”不仅发生在广交会场馆内,更发生在场馆外,而且后者的重要性之于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广交会这样全球关注的大事件面前,广州日报要如何既体现国际视野,又体现“东道主”价值?最重要的可能是要有自己的观点输出。于是,国庆黄金周假期还没结束,专班采访组和编辑部就慢慢的开始谋划《新机遇·新使命》系列重头述评。
秉烛夜书忘疲累,殚精竭虑终不悔,是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不仅在写今天的新闻,也是在写明天的历史。
今年8月16日,部门主任说,开完报题会让我和她一起踩个点,是关于“邮票中的党史”的报道。我们来到了位于广州塔财富码头的“新时代驿站”,“海珠区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暨《伟大征程》大型邮展”正在这里举办。展厅不大,却囊括了500多枚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红色珍邮。
虽然我没有集邮的习惯,但我知道,邮票被称为“国家名片”,方寸之间浓缩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真实瞬间,承载了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展现了国家的发展成就,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传承者和守护者。能够有机会参与报社重点策划的《邮票中的党史》系列报道,我认为这个任务既艰巨又光荣。当了15年记者,我深知稿件的质量是骗不了人的,如此重要的党史系列报道,更是容不得马虎,稿件所涉邮票的发行背景、相关史实等内容,均须有党史专家严格把关,确保有出处、无争议,经得起推敲。
每一次的报道都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汗水,每一次在采访对象的带领下“穿越”到当年的历史,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在记者生涯中,能够遇到建党百年这样的盛事,并进行多次党史系列的报道,我深有被“洗礼”之感。希望用革命前辈的话勉励自己:牢记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砥砺前行。
今年5月,广州出现了本土疫情,我所住的小区被临时封闭。面对疫情突发,我身为一名党员和党报员工,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了社区志愿者小组,对社区的防控管理提出了一些良性建议,这些建议都得到了居委会采纳。
一边做志愿者,一边不忘本职工作。封闭管理开始,我就第一时间向部门和集团汇报了情况,申请在家办公,同时主动请示能否做一线报道,很快得到了部门和集团领导的同意批复。我把社区防疫的举措和街坊邻里间一点一滴感人的细节都化作报道。
为了全方位做好全市最早的封闭管理社区一线报道,我不仅写稿、拍照、拍视频,还要自己剪视频,十八般武艺全上阵,每天工作加上做志愿服务超过14个小时,但街坊们的团结友好和社区干部的任劳任怨都在感动着我:小学老师自己做小视频教楼里的老人们扫码;眼镜店的店主主动捐出护目镜;居委会帮大家买菜、组织家长给入学的孩子报名……他们都成了我报道中的一分子。我的报道多次登上人民日报人民号、学习强国广州频道等平台,让广州街坊团结友爱、社区积极应对的正能量感染大家、鼓舞士气。
14天的封闭管理很快顺利结束了,我后续又参加了多次志愿者活动,继续发挥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位新闻人的光和热。
“小麦,给策划写条综述稿吧”“能配合做新媒体产品吗”“跟记者走访看看”……作为一个非典型报纸编辑,我没有将工作设限于版面编辑,每天浏览时政热点,不时还要去参加了,既要懂采编,能搞创意、写剧本,更要做好策划和统筹。
2020年,刚进入报纸编辑部不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就突然暴发了。面对源源不断的抗疫报道,编辑部的策划劲头没有停歇,我负责统筹的栏目也获得采编部门的支持:“非常毕业季”栏目关注疫情下毕业生就业,在广州夜间消费复苏之际推出“非常夜经济”栏目。除了前期策划、选题敲定、改稿编版,我亲自蹲点找选题,两次徒步20公里采访户外领队,参与生产点击量破千万的视频产品……
受益于报社的轮岗交流机制,我来到全媒体编辑中心,参与创意产品研发的“头脑风暴”;走进视觉部,真枪实战学习视频剪辑和直播的本领,切实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尤其是使用新媒体进行报道的能力。今年春节,我们大家一起推出“爸妈,过年我不回家了”创意视频,联系采访对象、写脚本、写文案“一脚踢”,温馨、走心的内容走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