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拜占庭复国记:三条“弱者生计规律”成果尼西亚帝国的惊天逆袭
1204年的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狂飙而来的十字军攻陷,我国有一句古话说就是——“朕的大清都亡了”。
拜占庭国势强盛之时,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塞尔柱突厥人、保加利亚人、威尼斯人,满是手下败将,都扑过来叫“皇帝”;一朝实力虚弱,又都扑过来鲸吞蚕食,抢唐僧肉。东部塞尔柱人的罗姆苏丹国,西北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第二王国,中心的拉丁帝国,就是三股外部侵犯实力。
威尼斯人的事要多说几句。他们与拜占庭“本是同根生”,但威尼斯以交易立国,而拜占庭因其共同的地舆优势,却能够独占东西方交易线路,我们都是买卖人,只需有一句话谈不拢,那可就是“夺人金钱,如杀人爸爸妈妈”了。
刚好,由于前史、文明、宗教等等原因,1054年基督教国际大割裂,分出了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拜占庭和西欧兄弟们,从此分居另过了。兄弟之间相互觊觎家产,也属正常现象,比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就曾八面威风地说:
1204年,在威尼斯人的策划和诱导下,本该去攻击中东土耳其人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却“相煎何太急”,调头攻入了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以在拜占庭的残骸上,建立起很多封建小国,其间最重要的,就是占有君士坦丁堡及周边区域的拉丁帝国。这股实力,明里是西欧诸侯,暗里则有商业帝国威尼斯支持。
就像明亡之后,福王、鲁王、唐王、桂王……搞出一串小朝廷。拜占庭史上各个王朝的后嗣,能占到一块地盘的,也都称王称帝了,首要的三家是:特拉布宗帝国、尼西亚帝国、伊庇鲁斯君主国(拜见上图)。天然,他们的实力比三股外敌,要弱的多。
今人看到的答案,是尼西亚帝国夺回君士坦丁堡,秉承了拜占庭正统。但在当年,尼西亚却是最“没有冠军相”的选手,其地舆位置在小亚细亚西部,四战之地,不像特拉布宗帝国偏安一方,国力也没有伊庇鲁斯强。人家伊庇鲁斯在巴尔干打败十字军,克复失地时,尼西亚正被西欧骑士追剿,为了活命满国际逃呢。
但作为弱者,硬实力不济的情况下,着重正统性,增强文明“软实力”,也不失为一张好牌,就算不是王炸,至少也能顶三张K——三国时的刘备,不方就是以根正苗红自居,自谓“每与操(曹操)反,事乃可成”吗?
具体说来,尼西亚帝国的开国之君狄奥多尔,是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赛三世的女婿,这在西方文明传统中,是顺位很近的承继人,当年城破之际,他就在闻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内,被贵族和教士们推举为皇帝,然后才仓皇出逃。
狄奥多尔日后也像刘备那样,紧握这项天然优势,处处以拜占庭帝国合法承继者自居,1208年正式加冕后,便以拜占庭希腊皇帝的身份号令全国,抢占正统性。
但与刘备不同的是,基督教才是中世纪最强壮的安排发动东西。狄奥多尔在立国之初百废待兴之际,就拔擢了一位新的东正教大牧首:奥托雷亚努斯,并请他为自己掌管了加冕典礼。这不光给尼西亚的正统性上了双保险,还使流亡中的拜占庭人又有了崇奉的殿堂,凝聚力大增。日后,尼西亚与同属东正教的保加利亚打交道,也因此而多了一张筹码。
我国古人曾讲:“文明不改,然后加诛”。尼西亚一时间没实力对外敌“加诛”,那就只能增强文明建设,成为“先进文明的前进方向”。他们喊出了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复兴的标语,以此引发拜占庭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对鸠占鹊巢的“外来户”:拉丁帝国,简直是釜底抽薪的冲击。
狄奥多尔皇帝礼贤下士,广邀流散各地的拜占庭学者来尼西亚安身。像雅典主教米哈伊尔,战乱中流落孤岛,皇帝看望之后,知道主教年事已高,不方便举动,便派专人将其兄弟接到尼西亚,委任为宫殿史官,承继该学派的著作和教育事业。
在这样的方针下,各范畴学者接连不断,尼西亚帝国文明事业空前昌盛,尼西亚城则成为整个东地中海的文明中心。后世前史学家点评道:
如果说,文明招牌能引流,那么军事经济硬实力就是内容创造,管你什么渠道,流量有了、内容不济,照样圈不住粉。
尼西亚帝国是怎样发愤图强的?其实跟越王勾践、文景之治差不多,就是发愤图强,与民歇息那一套。
首要,不管哪朝哪代,约束大贵族、大官僚的开展,安慰布衣,都是提振皇权,提高中央集权的不二法门。如尼西亚皇帝约翰三世,就曾很多没收违法贵族和官吏的土地,搜刮他们的家财,一时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皇帝还一起规则了贵族具有土地的最高限额,至少从准则层面上,阻挠了大土地贵族的复苏。
而关于一般农牧民,尼西亚帝国采纳分配土地、税收优惠、轻徭薄赋、兴办医院救济院配套福利等等办法,调集我们生产积极性,拉动提高GDP。
尼西亚皇帝们在此亲身下田耕耘,兼营农、牧、渔、园艺业——这可不是做秀,而是真打实干,如皇帝狄奥多尔一世就亲身养鸡产蛋,最终攒下卖鸡蛋的钱,作了顶王冠,送给皇后当礼物。
应该满足于罗马人(指尼西亚人)在自己土地上的所产之物,满足于罗马人亲手制造的产品。
这当然是为了扩大内需、削减进口。但反过来,尼西亚帝国又对意大利纺织品、东方的奢侈品等进口产品课以重税,还向罗斯人、塞尔柱人等地点的工商业落后区域,大力推销产品。
尤其是蒙古汗国在1235年、1252年开端的两次西征,前一次扫荡中东欧、后一次冲击了中东区域。周边烽火频繁、经济凄凉,唯一尼西亚没受涉及。最惨的时分,塞尔柱人要拿着黄金来跟尼西亚换粮食,尼西亚人却大发战争财,经济实力敏捷提高。
有了钱就能养兵。尼西亚帝国重拾拜占庭鼎盛时期的“军区制”,实施兵农合一、屯田养兵的方针。
本来,大贵族囤积土地,把国家的“农兵”强逼成自家的“巴力克”(农奴),构成“军区制”的破产,国家也随之兵源干涸、日渐陵夷。但1204年,跟着君士坦丁堡的凹陷,大贵族集团墙倒屋塌,而小农们“失掉的仅仅锁链”,加上后来尼西亚帝国推广社会公平化,还给小农阶级分配土地,军区制天然也就得以康复。
尼西亚帝国以皇帝的名义,依照军种和等级重新分配土地,构成新的农兵阶级,当地军政领袖——“将军”则由皇帝亲身录用,直接对皇帝担任,稳固了中央集权。由此,帝国具有了一支大约20000人的常备军,算不得虎狼之师,但也可谓区域“小强”了。
通过若干年的堆集,再加上一点点命运,尼西亚帝国经济昌盛、物资足够,一跃成为东地中海区域最殷实强盛的国家。
强敌环伺之下,要做个“安静的美男子”谈何容易?同为拜占庭剩余的伊庇鲁斯君主国(下图中的D),也曾强盛一时,1224年还开疆拓土,吞并了一个十字军国家萨洛尼卡(下图中浅绿域),国王杜卡斯加冕称帝。成果树大招风,遭到保加利亚和尼西亚联合绞杀,1230年杜卡斯战胜被俘,伊庇鲁斯从此山河破碎,一蹶不振。
如上图所示,西方巴尔干方向,有三大强敌:拉丁帝国要打扫拜占庭剩余,完全改朝换代;伊庇鲁斯要承继拜占庭衣钵,康复旧日江山;保加利亚人则想一统巴尔干,结束“大保加利亚”之梦。
好在,尼西亚的中心区域在亚洲,与西方强邻隔马尔马拉海相望,乐得搞“离岸平衡”,拉一个打一个,坐观虎斗。像1205、1206年,拉丁人两次跨海追剿,尼西亚都是联络保加利亚人,背面狙击,围“魏”救了“赵”;而一旦保加利亚做大,就立刻参加拉丁帝国安排的反保同盟;伊庇鲁斯早早称帝,又助力保加利亚,将其镇压下去……
东方的小亚细亚方向,则是卧榻之侧,不容别人鼾睡,塞尔柱土耳其是心腹之患,只能死磕。在1211年安条克战争中,尼西亚皇帝御驾亲征,以沉重的价值,获得惨胜,斩杀塞尔柱苏丹凯库斯老一世,消除了东向的要挟。
不过风水轮流转。当1243年,蒙古铁骑在克塞山战争重创罗姆苏丹国,塞尔柱人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尼西亚帝国为了保住东方屏障,又在交际和经贸方面,给了土耳其大力的帮助。
受此影响的还有保加利亚,蒙古西征大军侵入东欧和巴尔干,多瑙河下流区域一片焦土。尼西亚皇帝约翰三世趁机自动结好蒙古人,使用保加利亚式微的时机结束逆袭,成为巴尔干第一大实力。
第三个战略方向,就是远方的威尼斯人,他们才是拜占庭被灭国的首恶,也是尼西亚复国最死硬的妨碍。但彼时的威尼斯,已替代拜占庭,成为东地中海区域最大的商业帝国,“此诚不行与之争锋”。
无法之下,“刘备”只能去找“孙权”联盟,尼西亚与威尼斯最大的商业对手,同为地中海商贸强权的热那亚打开商洽,1261年3月签署协议,结成了反威尼斯联盟。当然,这使尼西亚丧失了严重的商业和财税利益,但只需结交这样的强援,才能在威尼斯凶相毕露之下,获取复国的可能性。
1261年7月,一支小规模的尼西亚巡查部队在当地居民的帮忙下,一差二错混入了守备空无的君士坦丁堡,意外地克复了旧都。8月15日,尼西亚君主米哈伊尔八世举行了入城典礼,并由大牧首加冕称帝,拉开了拜占庭帝国巴列奥略王朝的前奏,尼西亚复国运动实至名归,结束了最终一道典礼。
虽然疆土、人口都大幅缩水,但几十年前把家都败光了,能挽回到这个程度,尼西亚也算是难能可贵。
首要,着重正统性,强化文明软实力。只需抢占政治正确、手握方针令箭,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交际战略敞开务实。不是一味地间于齐楚,做墙头草,而是依据目标的不同,向西方又打又拉,向东方正面死磕,向远方拉强帮助力,始终保持杰出的人际关系和开展环境。
拜占庭三部曲,就此结束。前面关于“损坏圣像运动”和“曼奇科特战争”的内容,可拜见拙作: